当前,中华民族敬老的优良传统美德得到了传承,全社会敬老爱老、善待老人的风气正渐渐浓厚起来,这是我亲身感受到的社会传递的温馨。
两年前,我迁居到城北,由于与老城区相距较远已极少步行,每天都需要乘公交车出行,沿途增加了许多见闻,自然体会也加深了。据我在公交车站观察,每当公交车进站,年轻人都会退后让年长者先上。遇到汽车上拥挤,总有青年人主动让座,起初别人站起来让我坐还有点难为情。
各处风景名胜区早就对高龄老人免费开放,我已享受了多年的优惠。回忆起来,有几次仍然令我感动。今年春天,我陪同亲戚去兴福寺,忘记带老年卡、身份证,我连忙向工作人员打招呼,便立即放行。秋天,我和老伴去西城楼阁看菊花展,两人又忘了带证件,我们主动向售票员作了说明,她和颜悦色地说:“进去吧,你们上下台阶要当心!”一句关照的话语,真让我们从心底里感到了温暖。还有一次,我走到方塔园东门时突然感到内急,赶到公园门口只说了一声就让我进去了。这一次次的特殊照顾,都是出于对老年人的关爱。
最近,我和老伴去武汉看望上大学的孙子,在无锡火车站乘动车,我们提前到检票口等候,见靠右边的一个门上方标着“红道”,一时未弄懂什么意思。将要检票时,一位女工作人员喊道:“老人和抱小孩的乘客到前面来先检票”,检完票,她让我们从“红道”进了站。走进车厢里找到座位后,我双手举起拉杆箱往行李架上放,旁边的一位女青年主动伸出了援手。车到武汉时,一位男大学生为我取下箱子还要帮我提着。到武汉的次日,我们参加了当地旅行社一日游,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黄鹤楼。我们随团走进黄鹤楼的大门后,一女服务员立即领我们几个老人乘电梯直达顶层。我从湖北省博物馆出来回到车上,有位中年女游客面带微笑,关心地询问我:“老伯高寿,跟团跑累不累?”另一位中年男游客还拿出刚购买的桔子给我们吃。尽管素不相识,却充满了温情体贴。因为集体游未能尽兴,几天之后,我又单独去游黄鹤楼。这次刚走进公园大门,有位女检票员特别提醒我:“老人家可要慢慢走”。当我迈进大楼时,年轻的女检票员马上告知:“老人家请到电梯间乘电梯上楼”。她们如此关心老年人,怎能不令我感动!但我为了仔细观赏楼周边的美景和大厅里的壁画、诗词、雕塑、模型等,仍坚持步行登楼。有一天早上,我到武昌胭脂路一小吃店窗口买包子,当我递过去零钱时,店里的女青年竟伸出双手来接,她装好包子后又用双手递给我,看似毫不足道的举动,既反映出她自身的文明素质,又蕴含着对老年人的敬重。
无论走到哪里,处处沐浴着和煦的春风,都能遇到热心为老年人服务的人和事,我深深体会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幸福。我们在安享幸福晚年的同时,应该做到自尊自爱,注意维护好老年人的形象,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时代。
第192期《老园丁》刊登
|